士兵沙地体能训练的现状与对策
士兵沙地体能训练的现状与对策
张迪 孙治野 李赫迪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队士兵沙地体能训练现状特点和困难需求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士兵沙地体能训练提供借鉴。研究发现:第一,士兵沙地体能训练时间相对匮乏,难以满足全面提升的需求。第二,训练场地及器材的配备尚不完善,对训练效果构成一定制约影响。第三,沙地专项体能训练还面临专业指导与资源不足的挑战。据此,本文建议制定专业训练计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训练效率;提供专业指导,确保士兵掌握技巧;科学评估沙地体能训练,及时调整方案,提升效果。
【关键词】士兵训练|军事体能|沙地训练|体能训练
在当今的现代战争中,士兵的体能素质对于战场生存和战斗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战斗力构成的新变化为军事体能训练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在登岛作战中,士兵需要在沙地上进行快速移动和持久作战,这要求他们具备极高的体能素质。
因此,加强士兵的体能训练,尤其是针对特殊作战环境的体能准备,已成为现代军事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沙地体能训练作为一种特殊的训练方式,不仅能提升士兵的体能水平,还能增强其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在对前人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后,关于军事体能训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军事体能训练的功能上,如刘民生等论述了军事体能训练功能的概念,首次提出“服务功能”和“健身功能”是军事体能训练的两个最重要的本质功能;或者是以优化现有军事体能训练方案等角度进行研究与论述,如将现代竞技体育体能训练方法引入到军队的体能训练中,通过军体融合,创新改革训练方法。而对在复杂且松软的沙质地面上进行登岛作战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有效提升参战人员的体能水平,目前还缺乏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尽管有一些研究涉及了体能训练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但这些研究往往忽视了特定地形对训练效果的影响,特别是沙质地面对士兵体能和作战能力的特殊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有必要开展更为专门化和系统化的研究,以探索在沙质地面上进行有效体能训练的方法,从而提高士兵在复杂地形中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本文旨在填补研究中的这一空白,探讨士兵在沙地环境中的体能训练问题,并为我国部队士兵沙地体能训练的改进和提升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一、登岛作战士兵沙地体能训练现状与问题
(一)士兵沙地体能训练内容现状
军人体能,简而言之,就是军人完成军事任务所需的体能。军事体能一直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士兵个体的健康与体能素质,还直接影响着作战效能和任务执行的成功率。在登岛作战的情境中,参战士兵必须在复杂多变的松软沙地环境中精准执行战术动作,这一挑战对士兵的全面体能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体能也成为保障作战成功的基石。然而,当前部队在针对沙地环境的专项体能训练方面尚处于不够成熟的阶段,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此外,士兵也普遍反映现有的体能训练计划难以有效增强他们在沙地作战中的实际能力,需要进一步优化与调整。就目前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52.3%的受访者认为所在部队没有针对沙地专项体能的训练计划,34.6%的受访者认为所在部队没有沙地专项体能训练方法。表明针对军事体能训练方式基本停留在常规的硬地体能训练,且对于在复杂松软的沙地登岛作战中提升士兵体能水平还未有行而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法。
沙地专项体能训练对于增强部队战斗力,特别是提升两栖作战能力,具有显著的针对性促进作用。而在当前部队现行的体能训练大纲之中,尚未涵盖针对沙地环境的专项体能训练内容。目前,部队军事基础体能训练遵循《军事体育训练大纲(试行)》的指导原则。根据该大纲所确立的体能训练内容架构,我军现行的基础体能训练体系,其核心目标在于有效提升官兵的有氧耐力、强化上下肢及腰腹部的力量,同时,也兼顾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士兵沙地体能训练的问题
以上内容及数据明确揭示了当前士兵沙地体能训练实践中所面临的几个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一是训练时间相对匮乏,没有科学专项训练计划,难以满足全面提升的需求;二是训练场地及器材的配备尚不完善,对训练效果构成一定制约影响;三是专业指导与资源不足的挑战。具体表现为缺乏系统性的训练计划、教案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导致训练效果难以最大化。同时,负责组织训练的核心骨干力量亦显不足,难以全面支撑训练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士兵沙地体能训练问题的对策
登岛两栖多兵种协同作战抢滩登陆环节中,在复杂的环境、松软的沙地上作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沙地作战的体能训练环节中,鉴于训练时间有限且缺乏科学合理的训练规划,将先进的训练理念与方法融入登岛沙地体能训练之中,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一)制定专业化沙地专项体能训练计划
第一,军事体能训练必须严格以《军事体育训练大纲》及其教程为蓝本,确保训练内容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第二,在探索体能训练的创新路径时,应着重于理念的更新而非单纯方法的变换。创新应基于训练规律,循序渐进,以确保训练效果的持续提升。第三,训练计划与教案的编制需紧密围绕实战化、个性化的核心要求,确保训练内容具有高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满足不同士兵的个性化需求。第四,无论是热身环节、单项训练还是组合训练,均应严格遵循实战标准,同时注重根据士兵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第五,在单项体能及结合作战技能与战术的实战化训练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能力的强化训练,以增强士兵在作战中执行移动动作时神经与肌肉之间的高效协同与精准联系。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士兵的体能水平,更能在训练中锤炼其意志力与心理承受能力,为实战打下坚实基础。
(二)优化训练设施和资源配置
第一,设施升级:鉴于沙地环境的特殊性,应优先考虑安装那些既耐用又高度适应沙地条件的训练器材。这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抗腐蚀性能优异的金属框架,以及铺设具备良好防沙功能的橡胶垫。同时也应确保所有器材在沙地上能够稳固扎根,有效避免因地质松软而导致的器材移动或下沉现象。第二,训练多样化:为充分利用沙地的独特地形优势,应精心设计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体能训练项目。诸如沙地障碍赛、负重越野跑等高强度训练科目,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士兵在沙地环境中的体能水平,还能有效增强其身体适应性与耐力。
上述优化措施的实施,对于士兵在沙地环境下的体能训练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现代化的训练设施能够模拟更为逼真的沙地环境,使训练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从而提升训练效率。同时,多样化的训练项目有助于士兵快速适应不同的沙地环境,增强其在实际作战中的适应能力与生存能力。此外,优化的训练设施与资源配置还能为士兵提供更加专业、先进的体能训练方法,进一步促进其个人技能与整体战斗力的全面提升。
(三)沙地体能训练效果的科学评估
科学化训练才能避免副作用。沙地体能训练效果的科技评估是提升训练质量与效果的重要环节,为确保沙地体能训练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应构建一套全面且完善的评估体系。这一评估体系需要涵盖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还应引入先进评估技术与方法,以确保其适应性和前瞻性。具体而言,评估体系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包括参训人员的体能状况,技能掌握程度及战术应用能力等方面,通过对这些维度的全面客观且精准的评估,能够全面了解参训人员的综合水平。
(四)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服务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发现在被调查的受访者中,有55.5%的人员明确表达了其所在部队对于沙地专项体能训练服务指导的迫切需求。而关于服务指导的具体形式,受访者的意见主要为:55.4%的受访者倾向于采用现场指导的方式,他们认为这种方式能够更直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升训练效果;75.6%的受访者表示需要资料手册作为辅助工具,以便在训练过程中随时查阅,确保训练的准确性和规范性;60.7%的受访者认为网络答疑是一种重要的服务指导形式,它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受训者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80.9%的受访者强烈建议进行骨干培训,他们认为通过培训骨干人员,可以带动整个部队的训练水平提升,确保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结语
我国部队士兵在进行沙地体能训练时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专门且科学的训练计划,导致沙地体能训练的效果未能达到最大化;士兵们在沙地训练中所分配的时间往往不足,这限制了他们进行充分训练的可能性;训练场地和相关器材的短缺也成了制约因素,使得士兵们难以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训练;专业性指导环节的缺失,导致士兵们对自身训练效果产生了显著的疑虑,无法明确判断自身是否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与提升。鉴于此,本文提出若干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制定专业的训练计划,以确保训练内容科学合理;同时,应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训练效率;此外,还应提供专业的指导,确保士兵能够正确掌握训练技巧;最后,我们强调对沙地体能训练进行科学评估,建立沙地作战体能的测试评估方法,以便及时调整训练方案,进一步提升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民生,沈志峰.浅析军事体能训练的功能[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04):57-59.
[2]李之文.体能概念探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03):1-3.
本期编辑:陈鲁阳
本期审核:林颖希
排版设计:周凯凯
文章来源:《中国军转民》杂志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