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一届联邦议院(议会下院)选举23日正式开启,将确定新任总理人选。由于没有设立“选举冷静期”,此次德国大选的候选人们几乎将选战延续至最后一刻。
在22日,总理朔尔茨在德国东部城市波茨坦参加了一场集会,而所有民调中的大热门、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联盟党的默茨则在德国南部的慕尼黑出席一场活动。

2月21日,在德国科隆,德国社会民主党(社民党)总理候选人、现任总理朔尔茨在竞选集会上讲话。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22日也在柏林举行活动。朔尔茨所属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社民党)联合领导人拉尔斯·克林拜尔21日在一场活动中提醒,仍有27%的选民尚未决定投票给谁。
克林拜尔说,“最终,结果将会非常接近”,“朔尔茨是总理职务的合适人选,我们也将战斗到23日18点”。他指的是投票站关闭的时间。
这种情况与投票意向民调结果有关。相关民调结果显示,联盟党将轻松占据首位,而社民党甚至可能被德国选择党挤到第三位。
Who has the upper hand?
德国上一次联邦议院选举于2021年9月26日举行。根据每4年进行一次选举的规定,本次选举应该在今年9月举行。但由于总理朔尔茨领导的社会民主党与自民党、绿党组成的“交通灯”执政联盟提前瓦解,经信任投票和总统确认,新一届联邦议院选举提前至2月23日进行。
在本届联邦议院选举中,有4个政党最受德国民众关注,它们分别是联盟党、社民党、德国绿党、近年来上升势头最强的民粹政党德国选择党。

2月18日,在德国波茨坦,德国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在竞选集会上讲话。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此次选举中,联盟党将竞选重点放在移民问题上。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认为,只有消除公众对非法移民的担忧,才能阻止右翼极端分子的崛起。联盟党还主张遵守德国“债务刹车”原则,推动减税、增加援乌力度、增加国防开支等。社民党希望为德国民众减税,加强边境管控遏制非法移民,通过举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投资。德国绿党主张改革“债务刹车”、引入债务融资投资基金,同时支持对电动车提供补贴。德国选择党则在移民问题上持强硬态度,同时提出降低税收、减少官僚主义、呼吁结束对俄制裁等。
How is the result produced?
根据德国选举制度,德国选民并不是直接选举总理,而是选举议员,再由议员推选总理。
德国新选举法规定,联邦议院议席为630个,联邦议院拥有立法职权并负责选举联邦总理。所有在选举日年满18周岁的德国公民均拥有投票权,选民可通过现场投票或邮寄选票方式参与选举投票。
每位选民拥有两票:第一票投给该选区的直接候选人,第二票投给自己支持的政党。目前,德国共有299个联邦选区,这意味着将有299名议员作为各自选区的获胜者直接进入联邦议院,剩余的331个议席将根据选民手中的第二票得票数,按比例分配给各政党。各政党获得的选票越多,其候选人进入联邦议院的人数就越多。
投票结束后,若一个政党获得超过半数的议席,即可直接组建政府,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因此,各政党间通常需要协商谈判,组建执政联盟,以确保在联邦议院中占据多数席位。
What are the challenges in forming a government?
根据德国《基本法》,选举后30天内必须召开联邦议院首次会议,由议员选出新的联邦总理。一般情况下,获得最多选票的政党总理候选人将被提名为联邦总理。提名为联邦总理的候选人在联邦议院获得超半数议员支持后当选,德国联邦总统需在7天内完成对新总理的任命。若议员无法达成一致,3次投票均失败,总统将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在新政府组阁完成前,原政府将继续运行。
从目前民调数据来看,联盟党大概率获得联邦议院中的最多议席。
德国媒体认为,鉴于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多次声称不会与德国选择党合作,所以目前大概率会形成“联盟党+社民党”或“联盟党+绿党”两种政府架构。但由于在移民及经济问题上存在分歧,且默茨曾公开表示出任总理后会取消朔尔茨政府的部分政策,这给“联盟党+社民党”政府的组建增加了难度。同时,倘若联盟党与绿党联合组建政府,恐怕新政府也会像朔尔茨领导的“交通灯”联盟一样,因政党间无休止的争吵而最终破裂。
默茨近期提出收紧移民政策,并试图利用极右翼政党的选票推动联邦议院通过相关提案。有专家认为,德国传统主流政党间一直保有维持政治稳定的默契,但默茨的做法破坏了这种默契,导致政党间妥协意愿下降、裂痕增多,恐将为后续政府组建蒙上阴影。(记者:邰思聪、李超、周啸天)
picture

END

关注环球杂志视频号 picture

Source: Xinhua News Agency


监      制:李晓明责任编辑:乐艳娜编      辑:林睎瑶picture

author-gravatar

Author: Emma

An experienced news writer, focusing on in-depth reporting and analysis in the fields of economics, military, technology, and warfare. With over 20 years of rich experience in news reporting and editing, he has set foot in various global hotspots and witnessed many major events firsthand. His works have been widely acclaimed and have won numerous awards.

This post has 5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